选用降压药物原则为:小剂量应用、优先选用长效制剂、联合用药、个体化原则。
应用降压药物应达到以下3个目的:1、平稳控制昼夜整体血压水平;2、有效抑制清晨时段血压的快速上升;3、维持夜间血压的适度下降。
血压昼夜波动规律:呈明显的昼夜节律,表现为双峰一谷,在正常情况下,清晨醒来时,血压呈持续上升趋势,上午06:00-10:00有一高峰,然后逐渐下降,到下午16:00-20:00时有一高峰,晚上血压再次降低,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,凌晨 2:00~3:00 时血压最低。大多数口服降压药物在0.5-1h起效,2-3h药效达高峰,因此应使口服药物的高峰与血压高峰值相吻合,达到合理、平稳降压目的。
诊断与治疗评估手段:新指南重视诊室外血压的测量,包括家庭测量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。家庭自测血压值一般低于诊所血压值,正常上限:135/85mmHg,相对应于诊所血压140/90mmHg。治疗目标<135/85 mmHg
季节对药物的影响:炎热季节血压较低者,可减少药物剂量或暂停联合治疗中的一种药;寒冷季节血压升高者,可增加药物剂量或加另外一种药。
服药方法
服药频率 | 服药时间 |
每日 1 次 | 应清晨醒后即服用,多在早上 7:00 前服药。此类药物包括控释片和缓释片。 |
每日 2 次 | 应清晨醒后即服用,以上午 7:00 前和下午 16:00 前服药为好。 |
每日 3 次 | 第 1 次服药应在清晨醒后即服用,不要等到早餐后或更晚;最后 1 次应在 19:00 前,不要等到睡前或更晚,避免血压过低,增高夜间卒中风险。 |
同时应注意有些病人的血压波动并不是这个规律,必要时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找出自己血压高峰,在血压最高值出现前2小时用药。